得知医院发起了“寻找抗癌勇士”的活动,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我的姑姑。转发活动链接后,不过几分钟,她的消息就弹了进来,“庚崽,这有啥不能说的?我这十几年的日子,本身就是给旁人打打气的例子。”为了更详细地记录这段历程,我拨通了她的电话。
一场聊天聊出来的确诊
“说来就完全是意外啊……”姑姑的声音像微风吹起回忆长河的涟漪,“记得那天正和一个伙计唠嗑,说有个亲戚得了乳腺癌,摸到胸口有个黄豆大的硬块,不疼不痒的。” 她一下就唬住了,因为姑姑的左胸也有这么一个硬块,也不痛不痒…… 第二天,姑姑就去我院检查,恍恍惚惚,像被操纵的人偶,查完所有的检查,就等着“宣判”。然后,“癌症”像巨石,砸进了姑姑的人生。拿到确诊报告的下午,她在医院的长椅上坐了很久,觉得浑身软绵绵的,明媚的日光洒在她身上,却不能带来哪怕一点点温暖,她仿佛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慢慢褪色。 病房里的阳光与岁月里的暖 姑姑的手术是我院胸外科龙朝辉医生做的,“他人蛮好,蛮专业。”姑姑记得清楚。后续的化疗、放疗是肿瘤科朱超纲医生全程跟进,每次查房,朱医生都面带微笑,关心地询问身体的恢复情况,再对照剂量表仔细地交代吃药的剂量:“这个药可能会让你没胃口,但坚持住,咱们按疗程来……” 身体和人生的双重煎熬,从无他人可代受。第一次化疗结束,姑姑把吃的全吐了,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肆意地挤压蹂躏,搜肠刮肚,呕尽胆汁。头发更是大把大把掉,晨起时枕头上的落发堆成一个小小的黑洞,仿佛是要将她带入深渊。 “是家里人把我从黑暗中拽出来的。”姑姑的声音软下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鼻音。两个弟弟——我的爸爸和叔叔,总是笑脸相对,暖语宽慰。姑姑很多年后才得知,两个弟弟背地里哭得像小孩。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化疗让头发掉成秃斑的第二天,弟弟拉着她去理发店,干脆利落地剃了光头,接着就给她买了顶最蓬松的假发,“你看,比以前还潮”。 但最有力的支撑,是来自她的女儿。那些年的暑假,父母分居两地的小姑娘总是陪伴在母亲身边,每每想到年幼的女儿,姑姑心底就升起一股劲儿,也正是这股劲,撑着她走过了最暗的隧道。 朋友的真挚关怀、亲人的不离不弃、家人的鼎力支撑,带给了她无限的温暖,姑姑从最初的惶恐不安,慢慢变得从容乐观,眼里重新有了对明天的期盼。她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唱歌跳舞骑行做家务,样样都做得很好,一点也看不出是经历了那么大创伤的患者。 十七年的坚持与牵挂 “今年是第十七年复查了。”姑姑说这话时,背景音里传来洗衣机转动的嗡鸣,“阳光好得很,把床单换下来洗了”。她对复查从不含糊,从未嫌麻烦而逃避。从术后第一年的三个月一复查,到后来的半年一次,再到如今的每年一回,她的病历本攒成了厚厚的一摞。 和老朋友聚会,有人特地绕开“癌症”的话题,她反倒大大方方提起:“前阵子碰到张姐,她侄女查出乳腺癌吓哭了,我把自己的例子讲给她听,告诉她现在医术多好,别怕。” 偶尔静下来,她会想起当年一同参与治疗的八个病友。 “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轻轻叹了口气。 “姑姑,您对和您有一样遭遇的朋友,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她的声音透着被岁月打磨的温润,“正在治病的兄弟姊妹,别慌,别怕,相信医生,相信自己,好好治,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十七年,不只是一叠叠病历本的厚度,更是一段被疼痛拉长的光阴,那里面记录着战胜死亡的生命光辉。在石门县人民医院的诊室里,在无数个与病魔抗争的日夜里,正是这样的坚韧与爱,让“生命之光”从未熄灭,也让“十年同行”的约定,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石门县人民医院是湘西北地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县域三级综合医院,系长沙医学院附属医院、国际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定点医院,拥有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九张国家级名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Copyright©石门县人民医院.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7655号-1 网站建设:湖南派源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