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诊疗】人工膝关节置换,让严重膝关节病患者重拾“膝”望
开春以来,许多老年膝关节病患者纷纷前来我院就诊及手术。创伤/关节外科主任李际才主任医师介绍,仅今年2月份就收治了各种膝关节痛患者20余例,其中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6例、单髁置换术6例),数量明显增长,所有手术均由我院自主完成。病种范围有常见的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结核、骨坏死等,畸形包括有常见的内翻膝、外翻膝,甚至有高难度的僵直膝1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据悉,自国家人工关节材料集采后,人工关节置换的总费用大幅下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使患有关节疾患、需要换关节治疗的老百姓,不再因为费用问题饱受痛楚。我院骨科率先在湘西北县级医院自主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十余年,技术成熟。
70岁的覃伯说道:“刚刚来住院时要我换膝盖,我还担心呢!怕没换好不能走路了。现在感觉不仅疼痛明显减轻,走起路来也很顺畅,确实要相信医生,我现在住几天就可以回家啦,你看我这个腿现在已经可以慢慢走了。”
68岁的刘伯说道:“我10年前右边膝盖疼的要命,那时候就听说你们医院可以做膝关节手术,当时做了之后效果确实不错。经过这么些年,右边膝盖仍然很好,没有任何不适。现在左边膝盖也是疼了有些时间了,我主动要求做左膝置换手术,目前恢复的也很好,明天就出院了,很感谢你们医生。”
这两名患者手术都非常成功,两人都是因为长期膝关节疼痛无法忍受后来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后,都达到了手术指征,通过膝关节置换来改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除病痛。70岁的覃伯,在过去10年里,长期因为左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在家务农后夜晚都难以入眠。在春节期间,仅仅是行走不到100米就已经是疼痛难忍,尝试了多种保守治疗方法都无明显效果,遂来我院骨科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左膝内侧关节软骨变性、磨损严重,内侧间隙狭窄,软骨面下骨髓明显水肿,确诊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病”,达到了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建议行单髁置换术。起初,患者害怕达不到预期效果,一直持怀疑态度。主管医生贺用礼副主任医师经过充分的沟通交流,给覃伯及家属详细讲解了此项手术的优势,给了他们充足的信心。取得信任后,经过精心术前准备,在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团队的有力保障下,李际才主任亲自主刀,带领关节外科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左膝内侧单髁置换术。手术切口仅约8cm,出血仅约50ml。患者术后2天就下地活动,感觉疼痛轻微,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68岁的刘伯,10年前因右膝关节病在我院行右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近年来,左膝关节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并且在春节期间逐渐加重,疼痛难忍。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就诊,诊断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已达到手术指征。刘伯了解检查结果后,主动要求手术治疗。入院后,关节外科团队立刻为刘伯制定了诊疗方案。经过精心术前准备,入院3天后,李际才主任及晏平华主任带领关节外科团队顺利实施了左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疼痛逐渐减轻,并在2天后下床行走。目前刘伯已康复出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包括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单髁置换术、髌骨关节置换术、双髁置换术等。是一种通过手术替换已磨损或损坏的膝关节表面,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这种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坏死等疾病。手术过程中,需截除损坏的软骨面,替换为金属的假体和高分子聚乙烯的耐磨垫片,以恢复膝关节的原有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需行整个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表面截骨,并切除内外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创伤相对较大。因此,此手术适合膝关节病变重、范围广、畸形重、骨缺损及韧带功能差等情况。单髁置换术及部分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微创人工关节修复手术,即“哪里坏了补哪里”,术中仅切除病变一侧损坏的软骨和少量的软骨下骨,保留了前后交叉韧带及对侧半月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的本体感觉和关节功能。因而患者术后感觉更接近于“自己的正常关节”。如果全膝置换术是“换膝盖”的话,那么单髁置换术就是“只换一小部分膝盖”,保留了膝关节正常的部分,属于保膝手术。
这是很多病人关心的,假体的寿命不仅和假体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且医生的技术、关节匹配程度、换膝后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再次受到撞击和自身基础病都会对假体寿命造成影响。在没有什么特殊意外的情况下,膝关节置换后,平均使用时间在15年以上。膝关节置换术恢复期很快,一般两天就可以借助助行工具下地行走,经过1-3个月康复锻炼就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当然康复的情况与自身体质、饮食、环境、功能锻炼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功能锻炼是决定关节功能恢复快慢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适当的康复锻炼。